《深圳商报》采访王财贵教授:“做大事不需文凭”(潜台词:做小事,才需要文凭)
王财贵看上去很平常,一如他的平常之心。许多人都是从2001年北师大的一场人称“百年震撼”的演讲视频里最早认识到王教授其人和他的“少儿读经”,及至见到其本人,发现其仍一如既往推导读经,不俯视、不豪言,不粉饰。当记者在梧桐山与其相遇,谈及各地兴办的私塾据说都奉行他的理念,他轻轻一笑,说,“纯粹读经的我去过上百家,大部分都是我不知道的,只要是推广读经我都欢迎。”
“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
记者:读经教育推广十多年,现在是不是形势喜人?
答王财贵:百年教育思潮的反正不是那么容易,听到这种理念的人付出实践的少。不过随着思想的开放,从2001年开始,民间与政府都对读经教育日渐重视,西方中文热的推波助澜也助长了读经的推广,政府也在提倡传统文化,一些地方国学教育进入校园。
读经是国学的一部分,狭义的读经是以读《论语》开始,以诵读的方式教学,广义的读经指的是读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弟子规》、唐诗等,更容易让人接受。这种国学启蒙虽然跟我的理念有距离,但风气之下也带动了读经的推广。如果将这种国学启蒙的诵读也算作读经教育的话,那么大陆读经的学童已超过一亿了。在台湾,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校在实行读经教育。
记者:您怎么看待深圳人的读经热度?
答王财贵:读经是智慧有相当高度的人才做的事,北京、上海一些大城市加入读经的人越来越多,深圳人心灵活,能够接受新观念,相对来说,深圳人读经的热度最高。
我很喜欢梧桐山,希望他成为一座读经山,许多人聚在一处开班,而私塾学生又来自四方,大家读经的理念一致,应会有互相观摩及协助支持之便。
读完私塾进书院“解经”
记者:私塾是全日制读经,很多家长想的是读完私塾后再回归学习。
答王财贵:读经是最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,之后该进入书院“解经”。目前我们在做书院的规划,希望能建全国最大的书院,这还是个理想,就是条件不成熟也没有关系,书院可以散落在全国各地供私塾学生继续向学。
如果孩子达到了30万字的背诵量再回到体制内,太浪费了。想想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可知,中学所读的书,对于你的生命有什么价值,有什么意义。
记者:可是光读经就能解决问题吗,将来不是叶一样得面对生存压力?
答王财贵:很多家长都有这个学历的烦恼。学历是为了找工作、养家糊口的,但如果为做大事、创大业,不会有人以文凭为凭,做小事需文凭,做大事不需文凭。
学历确实是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敲门砖,如果去竞聘,刚开始当然竞争不过别人,但是只要有了第一份工作,他的才华不会淹没,一定会越做越好。人生的路很多,有品德有才华的人不怕做不了事。
蕴育内心智慧再学知识
记者:对于有数理化兴趣的孩子,如何在私塾满足他的知识追求呢?
答王财贵:一个人的学问,大体分为对内在心灵体悟的“生命的学问”和对外在世界认知的“知识的学问”。内在体悟形成人生的智慧,有了智慧的引导,知识才有它的方向。通过读经,有了高度的语文熏习,默默中自然涵育他的内心智慧,同时也增长了理解的高度,再去追求逻辑数学科学等外在化知识,是很容易的。
私塾不教数学,可自己自学,一种为跟进法,每周做数学题,一种为搁置法,等到年纪大时再开始自学。
记者:读经教育的孩子一定能成大才吗?
答王财贵:教育的理想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人才。每个人能否成才与其个人禀赋相关,所谓“取法乎上,得乎其中;取法乎中,仅乎得其下;取法乎下,其下下矣”,人才培养也是这样。(深圳商报记者 刘 瑜)
媒体采访王财贵教授报道系列相关文章
关注本微信平台
长按二维码
关注